2022-05-18 来源:龙口市文明办
“撞得老厉害了,修车的师傅都说我捡条命,恁们把我救出来,我老感谢了。”5月16日下午,左胳膊打着绷带的房女士和从外地赶回来的丈夫刘先生来到市交通运输局,将一面“见义勇为品德高,危难时刻见真情”的锦旗送到该局三名干部手中,“丈夫在外地工作,家里有70多岁的老人要照顾,他们不光救了我,更暖了我的心。”
三名干部是栾涛、于贵洲和韩锐。5月7日下午3点,在龙港街道检查完工作,栾涛驾车从黄县大道拐进威龙大道,由北向南行驶。
行驶到威龙大道市人民医院南红绿灯处,栾涛突然发现,前方几百米远的一辆轿车突然朝着路中央的护栏“砰砰”地撞去,而且车前发动机位置冒出了白烟。担心车子发生意外,栾涛驾车赶过去,将车停在路边后和于贵洲、韩锐下车查看。
“车子斜停在路中间,撞断了几段护栏,有20多米长。更让人后怕的是,上面的护杆直挺挺地顶在了驾驶室左侧车门上,将车门卡住了,险些发生意外。”栾涛说,人怎么样,不知道,得赶紧救人。
打不开驾驶室车门,三人绕到车子右侧,打开副驾驶位置的车门,只闻得一股股烧焦的味道冲出来。车辆的双气囊爆开,将车主挤在车座上。房女士回忆说,“自己发了懵,坐在座上动弹不得,只感觉左胳膊上火辣辣得疼。”
一边不停地和房女士语言交流,一边观察车内状况,栾涛敏锐地发现,房女士睁开了眼睛,有了意识上的反应。担心车子发生二次伤害,栾涛一边指挥韩锐拨打报警电话,一边和于贵洲将房女士从驾驶室里拖移出来,扶到路西马路沿上坐下。
丈夫不在本地,家里的老人也70多岁,自己非常无助。让房女士尤其感动的是,当她给丈夫打电话语无伦次时,细心的栾涛马上接过手机,向刘先生说明情况。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事后才知道,情况非常危险,车子撞得不轻,“怕我担心上火,让我放心,栾涛同志在电话里安慰我,一切事情都由他们处理。”
“没事,没事,不用害怕,一会交警就过来处理。”打完电话,韩锐不断地安慰房女士。为了避免路上发生二次伤害,于贵洲找出警示三角架,放置在事发位置,指挥来往车辆绕行。处置好现场后,栾涛提出要送房女士去医院检查,包扎受伤的胳膊。可房女士非要坚持先到龙口第一中学接孩子,就坐上了栾涛的车子。“在车上,他还是不断地安慰我,让我别着急,有什么事儿就跟他说。”房女士说,“他还给我联系了修理厂,考虑得真周到。”
就在这个当口,交警到达事发现场。于贵洲、韩锐向交警介绍了前后经过。交警随后来到学校门口,向房女士了解情况。
此时,刘先生找来的朋友来到学校,接上孩子后,便拉着房女士到医院检查。栾涛返回事发现场,三人返回单位。
“遇到这种事情,谁都会搭把手,帮个忙的,作为机关工作人员,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栾涛说,其实,这也是对他们三个人的应急演练,遇到突发事件, 有序救援,不光对当事人关键,对周围人和车辆也非常重要,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为了感谢好心人,房女士通过交警部门才查找到了三名机关干部。
记者手记:
见义勇为,救死扶伤,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眼下,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名机关干部的仗义之举,为我市交通系统增添一抹温暖的“文明底色”,擦亮了“最美龙口·好人之城”的城市品牌,生动展现了我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的成效。
一枝一叶总关情,细节处见真情。除了展现出的机智冷静、密切配合,三名机关干部的用心、细心、耐心,更让群众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见义勇为,可赞,其细心、用心、耐心同样可赞;同一件事情上,同时做到了这两点,确实难能可贵!展现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 刘启强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